7月11日,就垃圾分类的公民意识培养、各地分类标识差异、立法效力等问题,凤凰网公益在北京举办主题沙龙,邀请上海虹口新时尚垃圾分类事务所主任、上海虹口区人大代表杨园,台湾慈济基金会文史处主任、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何日生,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罗丹,万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一梅,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、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马剑银展开讨论。面对厨余垃圾在生活垃圾里的高占比,专家支招厨余垃圾可变废为宝的处理办法。
据报道,我国生活垃圾年产量超过4亿吨,有600多座大城市中,三分之二陷入“垃圾围城”,更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没有了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。这其中,厨余垃圾占了很大比例,它们含水、油和盐,容易腐烂变质、散发恶臭和传播细菌,如果和其它垃圾混合,还容易交叉污染,也会为后期处置带来非常大的困难。然而回收处理得当,又能变废为宝。
陈一梅指出人们在处理厨余垃圾时尝试过许多技术路线,其中包括一种十几年前比较流行的方法,就是将厨余垃圾放在土壤里面,用于小区绿植堆肥,但由于厨余垃圾高油高盐,长此以往导致土壤板结,同时也花费了许多成本。
她鼓励大家以户为单位做好厨余垃圾减量,在社区里尝试使用分散式厨余垃圾处理方法,通过微生物养殖的方式,将所有的东西变废为宝。“这些不只是处理厨余垃圾,而是将有害的东西变成资源,在这个过程中,人和自然有更多交往,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。”
何日生认为厨余垃圾分类一定要精准,尽量在前端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。“台湾针对厨余垃圾的很多处理都是后期堆肥,前端针对果皮会有一些酵素。现在我们有些企业将它们变成了可燃烧的材料,还有许多玉米做的塑料袋,可以直接融化掉,所以不会造成长期在地底留滞。”
成都的饮食习惯是多油,因而餐厨垃圾的问题更为严重。作为成都代表,罗丹指出为了资源化处理,在厨余垃圾的堆肥过程中需要加上一些辅料,才可以用于园林绿化。她表示成都每天的厨余垃圾数量还在逐渐增加,在厨余垃圾的处理上还需要做出做更多尝试。
张伯驹也表示酵素的制作过程需要加入其它辅料,而环保酵素是否真的环保,他认为有些酵素是非专业发酵,发酵出来的微生物存在不可控性,尤其是果皮里面可能含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重金属,这在发酵过程中不可避免,因此他强调,“酵素是很好的生活方法,但不是万能的药,环保组织不是宣传酵素万能,它只是绿色生活的一种方式。”